男童 2 岁确诊重病,母亲怕拖累狠心拿积蓄消失,奶奶带他辗转求医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9:00:38 湖北省天门宏业基金有限公司

街角的烤洋芋摊前,陈秀琴摸遍口袋,只找出皱巴巴的几块钱,买下一个温热的洋芋递给浩浩。浩浩没像往常那样急躁哭闹,而是安安静静捧着洋芋啃,陈秀琴看着孙子的侧脸,眼眶悄悄红了,这是治疗有效果的模样,可手里再没多余的钱,连明天的生活费都没着落。自从浩浩患病以来,家里就没太平过,儿媳卷钱离开,儿子打工还债,老伴在家生病无人照料,陈秀琴带着浩浩辗转康复,每一步都走得举步维艰,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撑多久。图为陈秀琴和孙子浩浩

浩浩 6 个月大时,眼睛就有些异常,看东西总爱歪着头,可陈秀琴和家人都没太在意,只当是孩子小,习惯没养好。直到浩浩两岁,还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,连 “爸爸”“妈妈” 都喊不清楚,对周围的人也没反应,陈秀琴才慌了神,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。诊断结果出来的那一刻,陈秀琴脑子一片空白 ,浩浩得了自闭症。医生说越早干预越好,需要长期做康复治疗,费用不低。陈秀琴咬咬牙,想着自己还有个经营多年的小卖部,能凑出治疗费,可她没料到,更大的变故还在后面。

儿媳早就对这段日子不满,看着浩浩治病要花钱,家里气氛又压抑,便动了离婚的念头。她没跟陈秀琴和儿子商量,偷偷联系了买家,把陈秀琴的小卖部兑了出去,卷走了所有积蓄。陈秀琴得知消息时,小卖部的招牌都已经换了,她冲进屋里翻找存折,却什么都没找到。浩浩的治病钱一下子没了着落,儿子急得直掉眼泪,陈秀琴却只能强撑着说 “没事,咱再想办法”,可夜里翻来覆去,满脑子都是该去哪里凑钱。

为了给浩浩治病,陈秀琴和儿子开始四处借钱。浩浩的康复治疗以非药物的多重干预为主,按课时收费,一开始有政策补贴,能省点钱,可后来补贴没了,全靠自费。陈秀琴把自己攒了大半辈子的十万块拿出来,很快就花光了。她带着浩浩在外地的康复医院租了个小单间,每天按时送孩子去医院康复,自己则省吃俭用。老伴身体不好,只能独自留在老家。儿子为了还债,常年在浙江打工,两年都没回过一次家,一家人只能靠视频匆匆见一面。

浩浩的照顾格外棘手,受自闭症影响,他对外部世界缺乏基本认知,总趁陈秀琴稍不留意就偷偷跑开。有一回,陈秀琴在医院走廊接个电话的间隙,转头就发现浩浩没了踪影。她瞬间慌了神,沿着街道疯跑着寻找,一遍遍喊着孩子的名字,嗓子喊得又干又哑,直到天色渐黑,才在一处公园的角落里,找到蜷缩着、眼神茫然的浩浩。带浩浩回家要挤两个小时公交,车厢里人挤人,孩子累得不停哭闹。孩子累了就哭闹,陈秀琴只能一手抱着他,一手抓着扶手,胳膊酸得抬不起来。

儿子在浙江打工,为了还之前借的十万块,拼了命地干活。可这两年工价下跌,活又不稳定,他只能没日没夜地加班,有时候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,慢慢就累坏了腰,疼起来连路都走不了,却舍不得去医院,只买些便宜的膏药贴。

旧债还没还清,陈秀琴为了继续给浩浩治病,又借了十几万,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遍了,现在根本没人愿意再借钱给他们。陈秀琴为了节省开支,连最便宜的菜都舍不得买,浩浩的康复课也只能减少课时,可即便这样,钱还是不够用。

雪上加霜的是,老伴的身体越来越衰弱,高血压、关节炎的老毛病频繁发作,每次犯病都没人在身边照料,只能自己强撑着找药吃。有次老伴打电话说头晕得厉害,陈秀琴急得直跺脚,却没办法立刻回去,只能在电话里一遍遍地叮嘱 “记得吃药,别下床”。浩浩的生活费、老伴的药费、还有没还完的外债,像三座大山压在陈秀琴身上。她看着浩浩一天天有好转,既盼着孩子能好起来,又愁着眼前的难关,对以后的生活陷入了深深的迷茫。原创作品,严禁任何形式转载,侵权必究。

发布于:安徽